这是丫丫组织的【死磕 99 天实验室】分享的第 30 篇读书笔记总结t3出行叫车到达目的地后怎么付费,转载请注明个人简介以及公众号名称及 ID,加白名单请在后台留言。
作者 【死磕 99 天实验室】全体成员
1、
吴晓云,20171023打卡,《非暴力沟通》26-36页,读书心得t3出行叫车到达目的地后怎么付费: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里。
作者用一首歌描述t3出行叫车到达目的地后怎么付费了观察与评论的区别:
t3出行叫车到达目的地后怎么付费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
一个哲学家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第一个想法也许是“胡说八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习惯性又做出了评论。
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
第一个老师回答:他是个大嘴巴。
第二个老师回答:校长的话太多了。
第三个老师补充: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
最后一个老师说: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
这四种其实都是评论。
那么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般来说,句子中含有每次、曾经等词语,表达的很可能是观察结果。如果句子里含有总是、从不、经常,很少这样的词语,则多可能是混淆了观察和评论。例如我们可以说:欧文在过去的五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经常说的则是: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再举一个例子:哥哥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无缘无故是评论,是主观猜测和判断,发脾气也是评论,哥哥可能是感到害怕伤悲或别的。这句话如果用观察而不带任何评论来表达,应该这样说:哥哥告诉我说,他生气了。或者是,哥哥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
现在你能区分出评论和观察的区别了吗?明天学习第二步骤——体会和表达感受。
2、
张溧君,20171023打卡,《生涯咨询与辅导》,读书笔记30/99——心如何想,事如何才能成
大家都知道心想事成,但心如何想,事如何才能成呢?在这个章节,荣格更深刻的揭示了同时性。强调了“心想”与“事成”,两者内外合一,缺一不可,也就是内外兼修。心想不光是想想,是要有种渴望,这是主要条件。当我们足够渴望时,有可能出现意象或者梦境,然后在现实中相遇,成为事实。这也是一个与宇宙建立连接的一个过程。这个发生给人的感觉是种超越自我的经验感受,会让我们信心倍增,让我们体验了生命不同层次的美好。
我们希望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习惯用逻辑地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因果关系,所以当有机会发生(“事成”)的时候,常常会否定、忽略这些信息或者预兆。出现这种情况是我们还在理智的底层,或许还没有准备好接收/受这些信息。
相反,如果我们准备好接受这些事情,不按绝对逻辑去思考对待,做好接纳和收获的准备时,我们越相信自己可以掌控,就越容易到达,这时可能会跨越似乎将我们限定在单一时空连续体内的绝对线。让我们以另外一种陌生的角度——“在因果的宇宙中开启了一条裂缝(Stein,1998/1999,P264)”,跨越了一般接受的界线:时间的界线(过去/现在,现在/未来,因/果)与时空的界线(内/外,主/客,心/物),从而产生万物合一的直感经验。这种超越性的现象发生时,即为时间性现象的展现。
我想这与《秘密》、《吸引力法则》和《零极限》有着相通的地方。荣格是种解释,但这三本书中更多了落地的方法。
3、
薄荷咖啡,20171023打卡,《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怎样处理嫉妒心理?
怎样处理矛盾和冲突?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什么?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提示一下,这些答案可能与我们想象中的很不一样~
怎样处理嫉妒心理
小A最近有一个不敢跟别人说的小秘密:每当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或者获得幸福,心里往往不是祝福,而是嫉妒。
小A觉得自己心理不够阳光,很自责很羞愧,于是他去找咨询师。
咨询师告诉他,这很正常,并不是心理有问题,只是需要改变一个观念就好啦: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无论是我们的自卑感或者是优越感,都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这本书告诉我们,虽然有人走在前面,有人走在后面带着,但所有的人其实都只是在一个平面上。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不关乎善恶或者优劣,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因此,人生不是竞争,我们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的前进就可以了。每个人都会有进步的想法,但进步不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或者获得幸福,无法真心地祝福,这是因为在于别人比较,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这样的心态,就不知不觉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看作敌人。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是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比如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讨厌自己的人,是因为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比如不喜欢工作,是因为不喜欢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希望被贴上“没有能力”的标签,所以才会变得讨厌工作。
怎样摆脱苦恼呢?
——非竞争的心态。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以原生家庭为例。小明很自卑,他认为自己其貌不扬、普通至极。但他有一个很优秀的哥哥。从小,他父母就喜欢把他与哥哥进行比较,于是他陷入到了痛苦的自卑之中。
原生家庭造成的阴影,对于心理确实有影响,但是这是无法改变的吗?
并不是。通过阿德勒的理论,之所以会自卑,是因为自己也认同了与哥哥的比较,认为自己与哥哥之间是竞争关系。但是,如果不把自己与周围的人关系从竞争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事情就会发生转变了。
——哥哥不再是自己竞争对手,他是自己的伙伴。
同样地,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就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必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烦恼就会大大减少。
怎样处理矛盾和冲突
当别人骂你时,你会怎样反应?
——当然是骂回去啊!
阿德勒告诉我们,有更好的办法。
要掌控这个办法,先来重新定义一下“生气”。
生气是什么呢?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答:生气是一种情结。
阿德勒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气的目的出发,看待生气。
阿德勒告诉我们,如果遭人当面辱骂,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生气地骂回去,而是考虑一下那个人这么做隐藏的目的。
生气只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生气和愤怒,其实是对方在挑起权力之争,他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这种情况下如果发起了争论,哪怕你赢了,对方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复仇阶段。
这个复仇并不是发生在深仇大恨的仇敌之间。举个例子来说,比如父母与孩子。遭受过父母打骂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出现自残的行为。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因为这样做,就可以让父母惊吓、担心、后悔。
因此,为了避免报复,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不可以上当,比起对抗,更好的办法是,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这并不是要我们逆来顺受,也不是胆小,而仅仅是指,不使用“生气发怒”这种方法。
事实上,易怒的人并不是喜欢发怒,而是把发怒当成交流的一种方式,他不知道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
对,他们发怒,是为了交流。就像咆哮的父母,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孩子,你这样做不对。尽管方法并不科学。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避免权力之争。无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由去责难对方,去认定对方是错误的。因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最后就会演变为“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意见都不会影响你观点的正确性,你应该都无所谓。
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什么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人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换句话说,要想解决我们的烦恼,就必须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阿德勒对人的行为和心理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2个: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方面的目标有2个:“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是社会型的动物,必须面对人生的课题,这可以说是人的义务。阿德勒围绕上面所说的目标,把人际关系分成三大部分,称为“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
其中,最容易的课题是工作课题。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工作上面的人际关系很难处理,事实上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门槛最低。因为有着工作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同目标,即使与他人有些不投缘,也可以进行合作或者必须合作。而工作关系不像是家庭关系,你下班后,就可以结束掉工作关系了。
爱的课题是最难的课题,因为太难平衡了。
当我们能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时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在真正的爱中,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这是爱这个课题的基础,需要我们不断自省,不断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期待让别人发生改变,也不要等着别人的状态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这也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不同于其他的心理学的地方,它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4、
Jun,20171023打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Kindle 517-631
【读书笔记】
1~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原因之一,就是”有效性”只是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一种特殊技能,而知识工作者直到最近才逐渐增多。
2~对”体力工作”而言,我们所重视的只是效率,所以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体力工作的成果通常可以用数量和质量来衡量,例如制成了多少双鞋子及其质量如何。
如本书的书名所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效是书中会反复出现的一个关键词。
当我们在定义一个好的管理者时,往往会说智商要高,具备知识,懂得管理等等,几乎不会注意到他的工作是否有效。
可以把有效理解为一种途径,就好比是当你空有一身才华,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后,就可以把才华转化为成果。
在过去,” 有效”似乎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因为管理者是下达命令的那个人。然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随着知识工作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个体也需要掌握”有效”这种能力。
1h10min
5、
佟瞳1023打卡,《被劫持的私生活》39-52,读书心得如下:
就这样,我们有了一个父亲
人类确查可知的历史距今约300万年,但一夫一妻制的历史不过6000年。与整个人类历史相比,婚姻存在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
婚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人类诞生的最初,人们采取群居杂交的方式生活,任何男女都有自由交配的权力。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形成以女性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父亲”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舅舅拥有管教孩子的权力,所以形成了舅舅为大的风俗,这种风俗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存在。
自由交配的习惯延续到旧石器时期早期,距今约250万年。为了获得最好的遗传效果,人们开始设置了一些交配上的禁忌,例如,禁止不同辈分之间的性交、禁止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性交。
在母系氏族时期,氏族内禁止通婚。氏族内的女性可以自由与其他氏族的男性结合,不限数量,也没有婚姻的形式。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密集,也产生了剩余财产,出现贫富分化。
庞大的氏族开始分化成小的氏族,这些氏族联合起来形成部落。每个部落崇拜一个图腾,因为相同氏族的人都具有亲缘关系,所以崇拜同一图腾的部落内的人禁止通婚。
这里的“通婚”并不是缔结婚姻关系,而是发生性关系,孕育后代。
弓箭的发明使打猎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在大多数人仍以农业为生的同时,少数人开始了游牧生活。游牧是一种以男人为主导的生活方式。
在游牧群体中,每个游团由一个或几个男人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组成,男人开始拥有
可计数、可移动、所有权明确的财产与一对一关系的配偶。这点与没有明确财产划分的农业部落截然不同。
为了将财产传给具有可确信血统的孩子,婚姻关系出现了,“父亲”这个概念也出现了。
为保证部落的财产不会因为婚姻关系转移到其他氏族,游牧部落采取族内婚,当一个女人的丈夫去世后,丈夫的弟弟有权与这个女人结婚,希腊、罗马人都非常乐意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结婚,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婚姻关系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因此可以说,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根本动机是经济利益,男人得到一个可以确信为自己的子嗣,以便财产继承。
受到游牧部落的影响,以农业为主的母系氏族中的男性也开始要求有专一的配偶。这就出现了对偶婚。
对偶婚是农业部落最初的婚姻关系,即在一段时间内,一男一女保持排他性的性关系,以便男人确认自己的孩子。这种关系是完全平等的,男女双方有任何一方改变了主意,双方便会立即分手,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对偶婚是群婚制的母系社会向专偶制的父系社会转变的雏形。
在之后的岁月中,战争使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
总结一下,在母系氏族社会,并不存在婚姻及父亲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财富的出现以及战争,母系社会形态逐渐被父系社会所替代。为了拥有可以确认血缘的孩子和传承财产,父亲这个概念出现了。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产生了婚姻制度。
6、
VICTORIA 1022打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如下:
巴菲特说过,有两笔投资是他认为最值得的,首先是对自己的投资。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热衷于经济发展,认为投资存款、投资房子、投资工作都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但其实不然,工作,房子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自己,当自己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都认为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提升自我,或者是说没有必要花钱提升技能。
我们常听到的一个故事,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砍一棵树而辛勤工作了五个小时,筋疲力尽,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呢?对方可能会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很多人都把我这样的价值观,但是长此以往,你的输出会越来越小。甚至于长期打疲劳战。作者在这里所讲如何通过自我提升和完善有四个层面,保护用并优化我们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那就是我们的天性,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结合之前我们所学到的重要习惯,我们才能更好的明白‘磨刀’的重要性。
1.身体层面
我们要呵护自己的身体,要充足的休息和一定的锻炼。锻炼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会养成习惯一‘积极主动’的肌肉,如果我们坚持以身体健康为原则,那我们的自我评价、自信心也会受到深刻的影响。
2.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更新会为我们指引出人生的方向,与习惯二密切相关。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坚信个人的使命宣言至关重要,才能不断地反思、持之以恒,抱着坚定的信念,构想并实践着每天的生活。
3.智力层面
当我们离开学校,多多少少头脑就会退化,不再认认真真读书,也不再探索身外的新世界,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上面。而磨练心智最有效的方法呢就是写作,而组织规划和习惯三不期而遇,也就是以始为终,为磨练心智这一目标不断发展。我们是预先清晰结果和过程,也能了解主要途径。
当然这些身体、精神和智力的‘磨刀’过程,也就是个人领域成功的实践过程,每天‘磨刀’一小时,坚持不懈。
4.社会/情感
这里的重点则是围绕着习惯四、五、六,围绕着人际交流、移情交流和创造性合作的原则开展。而这些情感问题都与我们个人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至于增进安全感的方式,我们需要坚守原则,肯定自我。与他人为善,相信并不只有输赢这两种选择。乐于奉献,寻找第三种互赢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过程。越是积极主动,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和管理,越是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越能从事更多的事物。才能理解别人,也就越能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法,越是能培养独立的习惯,也就越能在互相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技能,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这些所有习惯的过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想要稳定的进步还需要考虑到人独有的特点——良知,因为这指引我们靠近最正确的原则,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原则。才能创造有效能、有意义的人生。
7、
丫丫1023打卡「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内化:
绝对不要负债付费
比如,如果你现在的经济状况吃紧,就要节省能力范围内的开销,让自己先沉下心来赚钱,等有钱了,再去付费,再去投资。
而不是现在借钱投资、付费。
因为你借的不仅是钱,还是注意力。
一旦产生了债务,你就不得不分配注意力在债务上。他会影响你很多决策。
包括你做什么工作、你这段时间用在哪里等等。都会受到限制。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留有余钱,让自己真正的有可利用的资源,再去调动更大的注意力。
要调整对金钱的感觉和态度,不要一味的仰视也不要一味的挥霍,要学会和金钱成为朋友,合理利用它。
金钱是长着脚的,也是有灵魂的,有一本书叫「金钱的灵魂」说的就是要学会调整自己对金钱的感觉和态度。只有掌握了对于钱的态度,才能吸引更多钱。
8、
Annie 20171023打卡《崭新的理所当然》
我们总是期待能有兴奋的感觉,因而很多人会非常用力地向外寻求,去旅行甚至去遥远的国外,去美术馆博物馆等等地方,因为熟悉的地方新鲜感,每天见的都是同样的人,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周一到周五,上班下班。周末休息。接着又是周一。松浦弥太郎说,“如果非要到新的地方才能找到新鲜感,那未免太不自由了。”
旅行固然很好,也需要具备即使不出门还是能兴奋起来的能力。在生活的中心,在自己的脚边寻找新鲜的事物。只要你习得了这个方法,无聊两个字就会从你的世界消失。
这一点孩子就做得非常好,出去玩他很开心,在家里也会很开心。每天兴致昂然。比如昨天早上我们去公园摘了叶子回家,下午就一直待在家里。先是让爸爸跟他一起玩躲猫猫,每次他一藏好就说:爸爸来找我呀。爸爸一问:在哪呀。他就笑嘻嘻地从门后出来了。
后来他吃奶片,嘴里振振有词,赋诗一首:圆像一个小奶片,上面写着小汉字。白又大的小奶片,含到嘴里咽下去。
我让他窗台边的花浇水,他赶紧用他刷牙的小杯子接了一杯水,倒进花瓶里,一边还说:没有水,他会渴死的。
又想起来背首诗,我一提示,他就有些生气:让我自己想。
因此,即使是待在家里,他也有很多乐趣:蒙在被子里捉迷藏,去钢琴上找音符,去垫子上玩玩具,看喜欢的绘本等等。
大人需要的,就是这种以新奇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不向外寻求,就能找到快乐。这样,什么时候都是自由的。
9、
杜雅茹1023打卡,小强升职记。
学了那么多管理时间的一些窍门,但是遇到拖延怎么办?
拖延成为了现在社会一种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这个毛病。拖延,也会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安,失去对生活的控制。
大多数人总想着去克服拖延。你越想征服它克服它,他越是扰乱你的生活。
拖延发自我们内心,不要想着征服它而是臣服。臣服于我们的天性,臣服环境,臣服精力。
那有什么方法或者办法来降低我们的拖延呢?
番茄工作法很多人都听过,它是用来对付拖延的很好的办法。简单容易实施。25分钟不被打扰的时间,专注的做当下的事情,休息五分钟,然后重复。具体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灵活调整。
如果感觉这样重复有一点枯燥,可以增添奖励制度,在高效工作25分之后,可以奖励自己一个小小的水果。如果决定做三个番茄工作,可以在第三个完成后奖励自己一个大的水果。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常常被打扰,不能继续下去而中断,该怎么办呢?
打断,分为内部打断和外部打断。内部打断,可能是你自己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外部打断是别人找你,从而打断了你的工作。
内部打断是你自己的问题,要自我调整,灵活变通。
外部打断,是你不能控制的,所以要臣服于环境,尽快处理好。我们通常能被外部的事情打断,是因为,简单易操作。我们的大脑喜欢做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把做的事情,写的简单清楚,具体明白。才能更好的实施行动。
我们通常拖延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因为被不重要的事情所打扰。做这样的事情有哪些特点呢?1简单明确。这些事情您可以立即就去做,不用思考。2能够及时满足我们的成就感。比起那些花费很长时间事情,我们宁愿去做这种不重要的小事。3不愿意改变。虽然有时候我们清楚的了解他拖延到我们的时间,但是我们已经付出了沉没成本。不愿意立即止损。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重要的事情转换为。简单明确可以及时,满足的行动。
是我们主动的控制事情,而不是被事情控制。
还有一种比较头疼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就不要想着避免了,因为它是无法避免的。处理突发事件,我们要紧急处理。给自己设下一个底线,比如在45分钟内做完。如果你现在也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呢,将情况告知领导,任务交给他人。突发事件我们无法避免,所以我们做事情要做的完美,考虑可能产生的突发的事件,并做好应对措施。
你每天是不是都在早起中挣扎?想培养一个,早起学习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是急不来的,要少还要慢。可以先一个养成好习惯在养成下一个好习惯。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呢?为什么?就是找到自己内心的驱动力?你才可能积极的投入到里面。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往往是辛苦的。为自己设立一个奖励制度。增添趣味性。一个人坚持是不是太无聊了,选择和你有同样习惯的好友,多人一起坚持会更有效果。我们为什么想样成好习惯,是因为内心向往自由的生活习惯。
10、
sweet《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171023 打卡 DAY30读书笔记
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强调个人竞争的时代,竞争意识从小就开始灌输,学生时代拼命挤破头上一个好学校,毕了业争取到一个好工作。凡事都喜欢争个上下。竞争并非不好,反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有存在的非凡意义。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需要竞争,需要赢,但是在我们的商业、家庭、人际关系中,竞争不是唯一有效方式,学会双赢才是关系中需要的。
人际关系中有6种模式: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在很多关系中,虽然我们知道合作很重要,但是制定的方法与规则都指向了输赢的陷阱。比如,一个企业家总是抱怨员工自私、抗拒合作,公司出了很多奖励措施仍旧没有效,作者发现,虽然有奖励措施,这些措施实际是鼓励彼此竞争,因为胜利者只有一名。
如果双赢是你曾经没有考虑过的结局,那么现在可以尝试想想有没有双赢的可能。双赢在这个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活在关系中,并非要你赢我输,如果双方都赢,那岂不是更好,更有利于长久的发展?双赢的必备条件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
如何达到一个双赢的过程呢?双赢是双方沟通的结果,有4个步骤:
首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这里不是说明立场)
第三,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第四,找到这个结果的方法。
11、
王荟1023打卡 锻炼改造大脑
今天开始看《运动改变大脑》的姊妹篇《锻炼改造大脑》。《运动改变大脑》刷新的是我们对于运动的认识。《锻炼改造大脑》煽动的是风靡全球的锻炼健脑新风潮。书中实实在在讲的是健康、活力与快乐的大脑训练法。作者用真实的故事和科学的方法教会我们有效的身心练习可以令大脑更积极、更高效、更聪明,这绝非天方夜谭。学会掌控自己大脑的力量,你会获得更好的人生。
作者温蒂?铃木博士向读者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位健康状况不佳、人际关系贫乏、一心埋头工作的“书呆子”,转变为健康、自信、幸福的“人生赢家”。在她的励志故事中间,既穿插有严谨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也有极具启发性的身心关系新认知,更有铃木博士亲自设计的“4分钟快速健脑”法,让你可以和她一样,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自己的大脑,让思维更敏锐、记忆力更强、工作更专注、情绪更积极。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温蒂?铃木,世界知名的神经科学家、纽约大学终身教授,她掌管着一个交互研究实验室,并荣获过多项研究大奖,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托兰研究奖(Troland Research Award),还曾两度登上TED舞台。她对身体与大脑健康的研究不仅推进了人们对身心关系的理解,也改变了她自己以及很多读者的人生,使人们活得更健康、更幸福。
比利?菲茨帕特里克,科学作家,与许多科学家合著过多部作品,其中不乏《纽约时报》畅销书。尤其在身心健康、神经科学、营养、饮食与健康写作领域,他都擅长。
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与大脑结缘包括终身可塑的大脑、探寻记忆之谜、最宝贵的财富、重塑身体、大脑与心灵和锻炼如何影响大脑五章。第二部分以锻炼改造大脑包括教室里的锻炼实践、告别焦虑的心境、感受慷慨与爱、从埋头苦干到灵光一闪和享受当下不断前行五章。
如果可以实践书中的这些方法,也许我们也可以像作者那样成就最佳版本的自我。
12、
Shining晨姐,1023打卡,《财务自由之路》,第三章
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6个月之内获得5万欧元,另一个是在7年之内获得100万欧元。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种?你更想要5万欧元的现金呢,还是”满满一箱的才能“呢?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金钱,你也许只需要多做些努力就达成了。然而,想要7年内获得100万欧元,仅仅”多做些努力“肯定是不够的。
作者在本章提到深刻的变化发生于5个层次之上:采取行动、运用技巧、个人发展、世界观和自我认知。只有5个层次都发生了变化,才会出现真正富有影响力的变化。
第一层次:你意识到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意。为了改变现状,你开始采取行动。
第二层次:期待的结果没有出现,你意识到,仅仅只是采取行动还远远不够。你采取的行动还必须以解决困难作为目标导向。你问自己:我如何使结果变得更好呢?我如何不这么艰难,而是更灵巧地工作呢?
第三层次:学到的技巧对你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拿自己跟其他成功人士进行对比,你就觉得他们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了目标。他们拥有富有影响力的、能为他们开启方便之门的朋友。
第四层次:在你与自身和他人打交道时,仔细思考一下你的世界观。许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将美好的世界扭曲成了一个热带丛林,在这个丛林中,每个人都要互相对抗才能生存。
第五层次:通过改变对自身的认知,我们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如果你想快速且不费力地,仅仅通过几个技巧来获得100万欧元,那么你祈祷中彩票可能比较容易实现。因为深刻的改变只能也必须发生在所有5个层次之上。当你全面地考虑到5个层次,奇迹才有可能发生。
13、
晓晓《乔布斯传》1023打卡:
当曾经那个可以一周不洗澡,经常不穿鞋、不刮胡子的“疯子”穿着自己一贯的高龄黑色毛衣和破牛仔裤在台上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演讲的时候,舞台沸腾了。当乔布斯重回苹果舞台,他超高于常人的细节控又完完整整的展现出来,乔布斯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的专注,所以即使他手下的员工怨声载道,却正是因为他极度的追求和执着,使得苹果起死回生。
1998年,IMac问世,乔布斯坚持这是一个一体化的产品。而乔布斯执拗的要求为IMac制作一个提手,这样更能体现它的易接近感,即使工程部能够罗列几十个不安装提手的理由。乔布斯对于新产品的发布会也有着超高的要求。当员工说明展示视频中引用的卡通动画因为涉嫌侵权而不能播放时,乔布斯说,我才不在乎,我们就要用它。他会因为彩色杂志广告的蓝色与IMac照片的蓝色不一致而大发雷霆,也会因为现场灯光的角度、效果和打光时间而提前预演无数次。乔布斯是一个非常善于煽动气氛、推销产品的演说家,据他的妻子描述,每次演说前,他的每一页幻灯片都会修改6、7次,有时会做出几种版式让他的妻子挑选,经常会为了一个词语的搭配而琢磨许久。乔布斯也偶尔会因为产品或者预演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拖迟发布会,他说,第一次就要做到最好。所以我们看到,苹果的发布会往往简单但不贫乏,几个道具,但在背后却展现出精密的复杂。
乔布斯把很大的精力都放到了顾客体验上,在90年代初期,零售业开始兴起,苹果开始将销售中心转向零售,而苹果零售店把零售和品牌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当时的苹果销售店,花费了苹果团队巨大的心思。乔布斯认为,简约、减少分心的因素是一家商店成功的因素。直到现在,我们进入一家苹果店,会很容易辨别各个区域的功能,也能感受到苹果店经典的搭配,透明玻璃楼梯、弗洛伦萨的灰蓝色石头地面以及四块玻璃外观,成为苹果店的标志。在2010年,苹果店每平方英尺带来的平均收入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店都多,很多苹果爱好者甚至开始奔走于各个苹果店的开业典礼,并且整夜在门外排队。到2011年,全世界已经有326家苹果零售店,每家店的年平均收入是3400万美元,而零售店除了贡献收入外,在制造话题和提高品牌认知度方面做出了间接的贡献,提升了公司的业务。
乔布斯习惯以黑衣加牛仔裤的方式出场,简单却不单调,他的极简主义和对细节的超高要求虽然看起来有那么一丝丝的不近人情,却总能在特立独行中让用户受到最好的体验。这大概也是一种创新吧。
14、
海滨1023打卡,《正念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如下:
了解一个事物,首先要彻底了解它的重要性。
本书已经读到第三天了,一共读了80多页,但感觉正念的重要性还没有谈完,没有谈彻底。个人认为,了解事物首先应彻底了解其重要性,只有明白该事物在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才知道该分配多少精力去关注该项事物。所以,既然正念的重要性没有谈完,那就继续谈,看看正念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限时间和无限时间
有限时间:是指在心理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很有限。(心理时间)举例:妈妈喊小明赶快把家庭作业做完,小明大喊:“那我哪还有时间玩呀”。妈妈脸色一沉:“光知道玩,以后能有出息吗?”,小明拗不过妈妈,沉着脸低头向书桌走去。之后的一段时间,在心理上就不属于小明。其实,我们把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隔裂开来了。比如说:上班、做家务、陪孩子、辅导作业等时间一般都给隔裂为挣钱、尽责任、尽义务的时间,这些时间在心理很难属于自已(下称非心理时间),我们会尽可能把这些时间给打发过去,并急于进入未来,寻找在心理上属于自己的时间。但上班、做家务、陪孩子、辅导作业的时间占比很大,因此我们的时间很有限。
无限时间:无限时间并不是说时间是无限的,而是指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心理上都属于自己。
保持正念,我们就能把有限时间变为无限时间。
非心理时间的产生,是因意识抗拒当下,并试图向未来寻找意义所造成的。事实上,进入未来也寻不着所谓的满意。反正,人生意义永远在下一站,向未来寻求意义,纯粹就是妄念。而向当下寻求意义,才是人生的正途。
只要向非心理时间注入正念,我们就可以将心理上原本抗拒的时间,转变为自己的时间。比如:在上班、做家务、陪孩子、辅导作业等事务上注入正念,意识会觉知到自己的存在,不会再去抗拒当下,随着正念的深入,我们会转变原来态度,对原本抗拒的事务产生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享受的心理,自此“非心理时间”就会转变为我的时间。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属于自己,我们就能把有限时间变为无限时间。举例:我家宝宝出生后,跟所有爱孩子的父母一样,我悉心陪伴她,悉心照料她。但我发现,陪她玩耍时,总希望她能安静一点;躺在床上给她讲故事时,老希望她能早点睡觉。因为,我的内心总想着能赶快去做自己的事,因此陪伴孩子的大量时间在心理上都不是我的。后来,我将正念引入与孩子相处全过程,慢慢地乐趣产生了,我变得越来越愿意和孩子相处,陪伴孩子的时间变成了自己的时间。
非心理时间给人类带来重重苦难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都在非心理时间中度过。因为责任,他们默默付出。他们付出的重点还不在于精力和物质,最为昂贵的代价是:父母所有的陪伴时间心理上都不属于自己,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的时间都给了孩子。父母的这种巨大付出会转化为对孩子的期待,如果孩子交不出优异的成绩单,他们会感到强烈不满,这种不满情绪类似于讨债心理。这种怨恨,将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结。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非心理时间的产生,是因我们没有活在当下。其实,我们的诸多不满与抗拒,几乎都与“我”不在当下有关。也可以说,生活因缺乏正念,显得不堪忍受。
15、
Sarah Li? 1023打卡,金字塔原理,第六章
在金字塔结构的同一主题层级中,可以采用演绎推导或归纳推导的方法来组织思想要点,而这些思想要点之间是通过逻辑关系来连接的。逻辑关系可以保证属于同一组的思想要点没有遗漏,也可以保证没有纳入不合适的思想要点。
在演绎推导的模式中,思想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演绎顺序。那么归纳推导模式呢,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
一、时间
按时间顺序连接同一组中的思想要点,这种情况通常是前一步是后一步发生的前提条件,或者在时间上前一步优先于后面步骤。不过有时对于罗列的思想要点无法准确区分原因与结果,这可能会造成逻辑混乱。这要求我们想象执行每一个思想要点时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二、结构
按结构顺序连接同一组中的思想要点,要遵循MECE的原则。一是同一组中的思想要点不能重复,相互独立,二是这些思想要点不能遗漏。使用结构顺序检查逻辑结构,可以使用示意图、地图或照片等方式,确保无重复无遗漏。
三、程度
按程度顺序连接同一组中的思想要点,程度也就是重要性,在同一组中的思想要点必然有某一共性,可以根据不同思想要点在共性上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通常是先强后弱,先主要后次要。不过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后面,这主要是为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如果是公文或报告则不应该这么做。
如果同一组中的思想要点展现的是逻辑过程(如活动流程),那么应采用时间顺序。如果展现的是地点方位(或组织机构),那么应采用结构顺序。如果展现的是与某一特定群体有关(比如客户或某一特定产品),那么应采用程度顺序(关联性)。如果不能确定选择什么逻辑顺序,那么可以先快速浏览所有的思想要点,然后看看其原因或产生的结果,尝试发现分组的基础。
16、
娅菲打卡1023 《跃迁》
今天介绍的是跃迁的最后一章:内在修炼。
主要是说的是一些内在的心法。以前我常常觉得善良这种品质是最无用的品质,因为它无法产生任何的价值。而且有的时候善良很傻,相比起来会觉得很容易受伤。今天阅读了这一张之后,我发现古典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叫做善良可激怒。什么意思呢?就是善良和可激怒是一个同时存在的状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第一个,递出自己的善意,但是如果对方,出现背叛的行为,就要及时识别,并且要报复,不能让对方没有损失。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开放和专注,迟钝和有趣。专注要在开放的基础上,有趣要在迟钝的基础上。
鼓励别人和你共赢:善良、可激惹、宽松、简单
善良:总是在表达善意,选择合作,而且永远不会主动背叛。
可激惹:当对方出现背叛行为,及时识别,并且一定要报复,不能让背叛者没有损失,我们平常称之为勇气。
宽松:不因为对方的背叛而长期怀恨在心,没完没了的报复,而是调整自己,重新回到合作轨道上来,既往不咎,恢复合作。
简单:逻辑简单清晰,易于识别,能让对方在较短时间内理解策略,并且就一套策略,不管对方现在得分多少是强是弱,都这么干。
应用生活:
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第一个出友善牌,但如果你黑我,我也一定等量报复,绝不做烂好人。
既往不咎面向未来,过去背叛你的人,伤害过你的人,不苦苦纠缠,怀恨在心,只要愿意,重新回到合作轨道上来,过往不究,尽快翻篇儿,要做到虽然不容易,但是这是一种极致的活在当下。
用各种方式表明自己的这种态度和策略,然后一直奉行。
讲清楚自己的需求,讲清楚自己的好恶以及原则。
处于开放相连接,好奇与迟钝相连接,可激惹与简单善良相连接。
二、“高价值,有优势”的关系:
亲人
价值观和梦想与自己一致的人,帮他们就是帮自己。
和自己一起成长的人。
能理解支持情感的人。
有实力主动帮助过你的人。
跃迁这本书的笔记到这里是做完了,是第一遍的粗读,像跃迁这样的书,要好好体会其中的精髓,并且学到其中的精髓,还是需要细读,并且进行拆解去使用一些方法。最后这章心法,也是带给我非常多的启发。
17、
花琪儿1023打卡 《冰鉴》
“气色”是传统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在这本书中也强调:人以气为主,气在内为精神,在外为气色。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意念都可以通过气色表现出来。
每个人的面部就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外显的“屏幕”。
它体现着人的命运和运势。
自然界中容易感染影响人、物的,莫过于“气”;而一个人有威仪、有风度,也可以成为他人的楷模。
所以人的威仪风采可以感染影响他人的,就是气象。
而气色中的“色”与肤色黑白无直接联系,它是指一个人的气质、个性、品格、学识、修养、阅历、生活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
如果“气”有什么变化,“色”也随之变化。古人合称为“气色”。
我们知道,人一生病,“气色”就会不佳。
古代有很多名医能通过人的“气色”来断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其实,这样看来,气色好的人肯定是注重自身健康的,并且心态积极、乐观,由内而外的健康。
这种人也是我们近年来所谓的“正能量”。
伴随着气色篇,本书也已经读到末页,整体还是汲取了不少受益的古话,不仅帮助自己如何识人,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如何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18、
刘双霞1023打卡《爆裂》
“拉力优于推力”
力的现象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两种最大的不同在于方向的不同。
理解这条原则,一个案例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资源计划驱动,市场经济是需求驱动,前者相当于推力,后者相当于拉力,互联网一直强调用户的原因也是如此,而不是埋头研发产品强推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在线游戏公司采用了“拉力”战略建立优势,将游戏玩家和游戏迷社区视为其组织的一部分,许多游戏玩家甚至成了公司的正式员工。这就是“拉力优于推力”的所在,它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日益下降的创新成本将权力从核心向边缘转移,使得一些意外的发明成为现实,为创新者激发自己的热情和潜能创造机会。
在《助推》一书中,理查德?H?泰勒所讲的“助推”就是此处的“拉力”,不用强制手段,不用硬性规定,能保证同时收获“最大利益”和“自由选择权”。比如,颁布法令禁止食用垃圾食品不算,把鲜脆欲滴的新鲜水果以低廉的价格方便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主动选择健康食物才算。互联网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进一步放大了内在奖励相对外在奖励的激励优势,你的心态越开放,越是放权,收获越多。从此,它不仅能帮助人们发现需要的东西,还能帮助人们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
19、
心晴1023读书笔记打卡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曾刊登了一篇名为《巴菲特在衍生品上得分》(Buffett Scores with Derivatives)的文章,作者凯伦·理查德森(Karen Richardson)在文章中突出强调了亿万富翁巴菲特在当年的期权费收入高达25亿美元。是不是很厉害?如果我告诉你中小投资者也可以采取同样的交易策略获得持续的现金流,有没有觉得很棒?在《富爸爸如何从股市中获得现金流》这本书中,作者就给我们揭秘了首富巴菲特利用期权持续获利的工作原理。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两个概念: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看涨期权:卖方承诺在到期日前以执行价格卖出某只股票,买方具有是否买入某只股票的选择权。看跌期权:卖方承诺在到期日前以执行价格买入某只股票的承诺,买方具有是否卖出某只股票的选择权。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利用期权交易策略获利呢?通过这个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让我们假设沃伦·巴菲特想要增加对可口可乐的持股。当前可口可乐的交易价格是39美元每股,而巴菲特以擅长基本面分析著称,在充分调研后,他认为可口可乐在35美元每股时具有投资价值,那么除了等待股价跌至35美元,他可以做什么从中主动获利吗?答案就是卖出看跌期权,也就是说,巴菲特作出如下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承诺以35美元每股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假设他以每股1美元的期权费,卖出500万股,此时他就可以收获500万的期权费。在期权到期之前,如果可口可乐股价在35美元上方,那么这个看跌期权就是一张废纸,没有人愿意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巴菲特。那如果股价跌至35美元以下呢?你可能会觉得巴菲特亏了,那我只能说你道行尚浅。还记得我前面说过巴菲特想在多少价位时买入股票吗?没错就是35美元,股价下跌时巴菲特就能以心仪的价格买入,因为他是价值投资者,在他眼里可口可乐会在后期长期持有中为自己带来增值。这就是财商教育的魅力,和那些被动接受市场波动的人来说,财商高的人会主动利用趋势获利。
当然,期权有很多很好的玩法让我们有可能以小博大获得超高利润,这只是其中一种。不过有一点我想说,用好期权的前提是有扎实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功底,如果巴菲特没有超高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在股市下跌时他是很难对自己的选择那么笃定的。还是那句话,在投资中,越了解,越从容。
20、
安羽20171023 打卡 微信读书《论中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没有宏大的天主教堂一样,中国也没有诸如布伦海姆宫这样的贵族宫殿,从未产生过政治上有权有势的贵族。欧洲进入近代社会时,政治乱象纷呈,既有独立的王公贵族,又有自治的城邦;既有与国家政权分庭抗礼的罗马天主教廷,又有渴望建立一个自治的公民社会的新教徒,而中国则不然。这是因为中国对待国际关系的观念与西方不同。
中国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它从未长期地与另一国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过。中国皇帝君临天下被视为自然法则,体现了天命。对中国皇帝而言,天命不一定意味着与邻国人民敌对——不敌对最好。它从未宣扬过美国式的普世观并借此在世界各地传播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而是仅把注意力放在驾驭近邻的蛮夷上。中国的目标是让诸如朝鲜的藩属承认自己的特殊地位,以换取通商权利等好处。
至于中国人知之甚少的远方夷人,如欧洲人,中国虽以礼相待,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远。
在中国,例外论体现为中国不对外输出观念,而是欢迎他人前来学习。毗邻诸国只要向中国朝贡即承认其宗主国地位,就可以通过与中国和中华文明的交往受益,不肯这样做的都属未开化之列。
作为一个帝国,中国答应给予邻国人民公正,但不是平等,并根据每一国人民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深浅以及对中国礼仪的尊重程度,分别示以怀柔。
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其宫廷盛典,而是深远的战略眼光和谋略。在西方人的脑海里,长城是中国的主要象征,而长城也恰是中国根本弱点的体现,它在抵御外敌方面几乎没起什么作用。中国的政治家靠的是运用丰富的外交和经济手段,诱使中国潜在的外国敌手与它结成比较容易驾驭的关系。最理想的目标不是征服,而是遏制入侵,避免夷人结盟。
21、
Amanda-10-23打卡。
看魏晋这是有关魏晋时代和魏晋风度极为好看的魅力读本;这是从竹林七贤到兰亭名士,中国精神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次远行。,对于那个朝代有特别的情感.
全书以经典名著《世说新语》为线索,融汇历史背景与人物脉络,对独特的魏晋时代做了一次全面的描绘和解读,以怀古的深情和隽永的文笔讲述魏晋名士的种种言行故事,展现他们放达不羁、珍惜自我和追求自由的风度与情怀,使那个遥远的黄金时代光彩重生,也给当下的生活带来深深的启示。
作者魏风华有“中国的小泉八云”之称,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魏风华曾以《唐朝的黑夜》三部曲惊艳于历史写作圈,被誉为“创意历史”和“中国怪谈”写作的开创者、“中国的小泉八云”, 2012年又以《抗日战争的细节》荣登“新浪中国好书榜2012年度十佳人文社科好书”,其后相继推出畅销续集。
他既是历史写作者,也是小说家,这本书既有历史学的严谨,又兼具小说的精彩和生动。
这个时代的人们放逸旷达,恣肆情性。《魏晋风华》就对这些有趣的人们一一品评。现在的人说,好看的皮囊很多,而有趣的灵l物,把颜值和灵魂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比如卫阶,大帅哥一枚,有才有貌,仰慕者太多了,只要一上街,大姑娘小媳妇都争相观看,搞得他心理压力太大,最后英年早逝。
《魏晋风华》里很多人物,一个个特立独行,体现的是“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风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竹林七贤(闲)。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这些人终日聚于竹林,把酒同游,吟诗作赋,品评人物,探讨玄学,好不快活。其中嵇康是个颜值和灵魂双高的青年才俊,可是他作为曹家的女婿,在司马家“三马同槽”最终篡班夺权后,尽管朝廷对他颇为优待,但他毕竟有着深深地失落与忧愁,只好解酒消愁,寄情山水;阮籍在感情上也同情曹魏,虽然出仕,但始终与权力核心保持距离。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刘伶是个大醉鬼,一天到晚,酒不离身,说出了“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加胡言……不一一介绍??
除了竹林七贤,《魏晋风华》里还介绍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物。比如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芳,在司马昭的权势压迫下,忍无可忍,明知道满朝文武都是司马门下,但为了活出皇帝的尊严和血性,带着上百个侍卫就直奔司马昭府邸要诛杀逆贼,一路杀红眼,竟也杀出一条血路。司马昭,闻言大惊复大笑,指使权臣贾充起而群起刺杀曹芳。比如那个被嘲笑千年的“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都以为他天生是个白痴。可是在八王之乱中,这个傻子皇帝却表现出了非常感人的真性情。
这是丫丫组织的【死磕 99 天实验室】分享的第 30 篇文章,希望此文对你有用。
【死磕 99 天实验室】出品,2017 年 10 月 24 日。
原创作品转载请后台要授权
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