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文 多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上的老司机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摄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省省回头车司机评价,只会越开越大。在“陆海内外联动省省回头车司机评价,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下,本月初,成都召开对外开放大会,提出“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并明确要求“破除开放平台制约,使成都由拼船出海变为驾船出海”。
为此,成都自贸试验区专门确定了首批15项涉及跨部门跨领域、系统性集成性强的重大改革试验作为“硬骨头”改革任务。其中,包括深化国际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拓展国际班列“集拼集运”、国际班列通关便利化合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升级叠加增值服务等4项战略通道建设与贸易便利化改革任务。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驾驶员,正是这场战略通道建设与贸易便利化建设过程中最直接的见证者。从2013年蓉欧快铁开行以来,他们站在车头年复一年永向前,在前行的路上见证了成都融入“一带一路”的“蓉欧+”轨迹。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成都青白江铁路港自贸片区,走访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老司机,听他讲述自己与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之间的故事。
从3班人到18班人
2013年4月26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启程。这一趟的最终目的地,是远在成都9826公里之外的波兰罗兹。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指导司机仲俊斓,正是这一趟横跨亚欧大陆班列的首位驾驶者。
“以前刚开中欧班列的时候,开行的班次很少,知道班列的特别少,会用这个班列的也很少。一周下来,省省回头车司机评价我们每个人也跑不了几趟车。”仲俊斓不仅开出了从成都出发的第一趟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而且每年从成都出发的首趟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都是由他来驾驶。
从第一列开出到现在,每年蓉欧快铁的发车数量越来越多,成都国际班列开行数逐年增长。2013年开行31列,2014年开行45列,2015年开行103列,2016年开行520列(其中蓉欧快铁460列、中亚班列60列)。2017年12月27日,成都国际班列2017年开行规模突破1000列。
目前,蓉欧快铁成为首个实现每日开行、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广、开行线路最多、频率最稳定、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截至今年5月31日,国际班列累计已开行2238列,占全国中欧班列总数的四分之一,开行频率和班次居全国首位。
蓉欧快铁的“提速”,让仲俊斓们忙了起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刚开始的时候省省回头车司机评价我们只有三班人,现在已经达到了18个班,人数大概有四十多人,每个人休息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仲俊斓告诉记者:“而且,以前基本上是白天装货晚上走,现在白天出发的车也渐渐多了起来。”
伴随着开行数量和开行频次的快速提升,更多的细节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从2016年开始,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机车从韶山3型机车换成了和谐号。“和谐号故障率特别小,牵引力特别大,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20(公里/小时)。”仲俊斓说。
不仅是车头换了,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发车起点也换了。“最早时候,位于青白江的城厢站没有列检作业,所以蓉欧快铁要从城厢集装箱中心先到成都北站来发车。”现在,始发从成都北站改成了城厢站,整个运行时间节约了4到5个小时。
运行效率的提升还体现在交接过程上。起初,仲俊斓将火车从成都开到广元与西安局进行交接时,需要换上西安局的火车头再出发。这个作业流程就要消耗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现在,班列到了广元后不再需要摘头,直接由西安局的交接接管继续出发。
从汽车配件到红酒咖啡
2016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西安、兰州等城市为内陆主要货源地节点。自那时起,中国的中欧班列,有了一张全局路线图。
截至今年3月,中欧班列在国内开行线路达到61条,国内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增加到43个,能达欧洲13个国家的41座城市。作为内陆主要货源地节点的成都,目前西向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已打通5条国际战略通道,连接境外16个城市、国内14个城市。南向稳定运行经广西钦州的蓉欧+东盟班列、越南河内经凭祥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很多人都在问仲俊斓,开了这么长时间的中欧班列,中间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谈到这个时,仲俊斓向记者摇了摇头:“其实,开火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我们最重要的是在驾驶过程中加强瞭望、保证安全。”
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令仲俊斓印象深刻,那就是车上的集装箱变得越来越“洋气”和多样化。“以前的集装箱,看起来很"土"。因为当时拉的大型、笨重的物品比较多,比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现在,车上还会有红酒、牛肉、咖啡、四川土特产,以及我们温江产的、成都中欧班列独有的绿植,这就需要不同类型的集装箱来满足不同货物的存储需求。”仲俊斓说。
“比如,因为要进出口很多食品,所以有了保温功能的集装箱。还有一些需要特殊存储要求的小物件也有了专门的集装箱,”仲俊斓说,“不仅是功能上,集装箱的样式越来越不一样,刚开始只有中文标识,现在还有了英文标识。”
成立一年多来,成都自贸试验区不断推动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快件运输跨境直邮货物,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今年1~5月已进口10133单,货值564.37万元。位于青白江自贸区内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今年1~5月累计开展进出区业务3952票,在四川省4个保(B)中排名第一。在木材进口上,打通俄罗斯进口木材渠道,开行运贸一体化木材进口专列55列。
每年蓉欧快铁的发车数量越来越多,成都国际班列开行数逐年增长。 图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
从返空到满载
按照仲俊斓的习惯,平时做菜时候喜欢用红酒来调味。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驾驶着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欧洲拉回了物美价廉的红酒。这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在工作之余,为妻子做上一顿中西结合的大餐。“想要留住一个人的心,省省回头车司机评价你就要先留住她的胃。”他说。
这位长着一张娃娃脸的80后,看起来十分年轻俊朗,完全看不出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前年,在一场关于中欧班列的会议上,与会者希望能够把驾驶成都第一列中欧班列的司机请到会上来。当仲俊斓出现时,与会者感到十分惊讶:“不会吧?不是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吗?怎么看起来这么年轻?”
实际上,当时的仲俊斓,已经开了13年火车了。18岁就开始开火车的他,虽然长着一张娃娃脸,但今年为止,他已经开了16个年头的火车。
“传帮带”是铁路司机常见的培养模式。十六年,仲俊斓早已经从“徒弟”变成了“师父”,而他的徒弟们有的在跑中欧班列、有的在跑客车和动车。“客车和动车的休息时间更紧一些。所以有时候也会特意去坐一坐他们的车,看看他们,沟通一下感情。”
仲俊斓说,我们把中国很多好的东西拉到国外去,也会把很多国外好的东西拉到国内来,让大家分享。“实际上商品的交流也促进了我们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我们看到了国外很多新奇的东西。”
的确,中欧班列加速了成都融入世界的脚步,而世界也在通过中欧班列给予拥抱成都的温度。
“让我们在维也纳见。”当首列直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时,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如是说。“虽然现在在成都的奥地利企业数量很少,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他说:“火车货运到奥地利和欧洲比水运快很多,我们的货运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目前,成都自贸试验区已搭建了基于中欧班列的单一窗口,实现班列订舱、口岸场站一站式服务。同时,为了突出差异化试验,成都还创新“中欧班列陆上直达+海铁联运”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与上海、钦州沿海港口的平行车转关转检一体化模式,可以想见的是,随着与世界的联系度愈发紧密,模式创新也在继续推进。
9 留言